廖肇弘
2017.11.20
前 言
近來,AI 人工智慧已成為產官學研各界膜拜的顯學和通關密碼,任何計畫或企業,不論是空有一紙偉大構想,還是僅初具雛形的系統,只要冠上 AI 之名,身價立刻不凡,獲得的經費和關注,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究竟 AI 熱潮會不會成為另一波葡式蛋塔?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當菜市場的大媽都在瘋狂追逐、高談闊論、說三道四的那一檔股票,可能就是該出場的時候了….
激情過後的冷思考
AI 目前如日中天,沒有人會笨到賣掉手中的股票,我相信,沒有人不瞭解 AI 對未來的重要;但我也相信,沒有人能真正說清楚 AI 的未來。當今所有自稱(或被冠上) AI 大師或先知名號者,天算人算,應該也都算不過 AI。其實目前所有一切的未來發展方向,都還在不斷演化當中,AI 產業化或是產業 AI 化,各種發展可能都有,適用Fuzzy 理論,一切事在人為。
我個人認為,現在對 AI 的狂熱追捧也沒什麼不好,反正激情總有平靜時。以我的經驗看來,不論是何種產業,發展的核心關鍵都在於人才。沒有適當的人才和團隊,一切偉大的理念都只是春秋大夢而已。任何稍有常識的朋友都知道,AI 已發展了幾十年,人才的實力是奠基於幾十年來的積累,絕非現在一時一刻的狂熱激情就能瞬間修煉速成。我們一下要射月、一下要萬人、同時要搞國家級平台還要打擂台,想要超英趕美聯日抗中也要新南向…牛仔看來真的很忙,也很茫。
提出雄心萬丈的計畫並不是壞事,反正有夢最美,AI 這麼重要的題目,幾十億幾百億的經費,只要政治正確,大筆匡列一下也就手到擒來,有錢本來就可以任性,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對。
但從務實一點的角度看,政府最重要的職責應該還是在於基礎環境的建構,掃除各種法規障礙,鼓勵民間和學界投入,激發新創能量,培育各級人才梯隊,最好能讓市場自己動起來。基本上,誰能先做出厲害的 AI 解決方案,領先普及市場,誰就是贏家。補助一大堆計畫,如果沒能做出像樣的系統,至少也要能培育出各種人才;但如果連邊都沒沾上,那麼一大堆天女散花的經費,也就只是提供芸芸眾生感恩 AI 讚嘆 AI 的香油錢而已。
閱讀更多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