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 蓬勃發展,Uber, Airbnb, oBike….多多少少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這些創新的服務。不過共享經濟也在世界各國遭遇到種種有趣、誇張、離譜、甚至令人瞠目結舌的狀況。例如中國大陸的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玩具、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等,都讓人大開眼界,但也同時帶來了許多有待整頓的亂像。
大陸國家信息中心近日發布了《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指出 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人民幣4兆9,205億元(約新台幣22.1兆元),比前一年增長 47.2%。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達到 7 億人,比前一年增加約 1 億人。2017年大陸共享經濟平台企業員工數約 716 萬人,比上年增加 131 萬人,占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 9.7%,亦即城鎮每 100 個新增就業人員當中,就有近 10 人是共享經濟企業新雇用員工。
預計未來五年內共享經濟仍可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將成為共享經濟的新機會。
不過,共享單車在街頭橫行、違停、遭隨意棄置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台灣,在歐洲也是在營運管理機上上碰壁連連。中國大陸的酷騎單車、悟空單車、小藍單車等多家業者倒閉的消息,導致眾多消費者押金求償無門的問題尚未解決。顯然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共享經濟背後,還有很深沉的營運管理課題有待解決,才能確保共享經濟的永續發展…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