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享經濟年度報告 (2018) 出爐 !

共享經濟 (Sharing Economy) 蓬勃發展,Uber, Airbnb, oBike….多多少少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這些創新的服務。不過共享經濟也在世界各國遭遇到種種有趣、誇張、離譜、甚至令人瞠目結舌的狀況。例如中國大陸的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玩具、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等,都讓人大開眼界,但也同時帶來了許多有待整頓的亂像。

大陸國家信息中心近日發布了《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指出 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人民幣4兆9,205億元(約新台幣22.1兆元),比前一年增長 47.2%。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達到 7 億人,比前一年增加約 1 億人。2017年大陸共享經濟平台企業員工數約 716 萬人,比上年增加 131 萬人,占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 9.7%,亦即城鎮每 100 個新增就業人員當中,就有近 10 人是共享經濟企業新雇用員工。

預計未來五年內共享經濟仍可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將成為共享經濟的新機會。

不過,共享單車在街頭橫行、違停、遭隨意棄置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台灣,在歐洲也是在營運管理機上上碰壁連連。中國大陸的酷騎單車、悟空單車、小藍單車等多家業者倒閉的消息,導致眾多消費者押金求償無門的問題尚未解決。顯然在中國大陸蓬勃發展的共享經濟背後,還有很深沉的營運管理課題有待解決,才能確保共享經濟的永續發展…

閱讀更多

數位經濟整合範疇架構 [CIO 2017/06]

廖肇弘

2017.5.15


前  言

據 Fortune 雜誌統計,美國 62% 的企業壽命不超過五年,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平均壽命 40 年,一般跨國公司平均壽命約 10 到 12年,臺灣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則只有 7 年左右。時代與時俱進,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換人坐坐看,本就是經濟發展的常態。但問題是,誰會想成為那個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呢?

在這一波典範轉移過程中,「數位經濟 Digital Economy」可說是世界各國政府最重視的課題,紛紛將其視為未來最重要的競爭優勢,更是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的重中之重,臺灣自不例外。

 

數位經濟的定義與範疇

「數位經濟 (Digital Economy)」一詞最早由Don Tapscott於 1995 年提出,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 :數位經濟是指基於數位運算科技的經濟體系。有時也被稱為網路經濟、新經濟或網絡經濟。”行政院的官方文件說法則是 :“依 OECD 與英國數位經濟之定義,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泛指透過數位產業帶動的經濟活動,加上非數位產業透過數位科技之創新活動。”

投影片1數位經濟定義與重要性 (全國科學技術會議, 2017, 科技部)

不論定義為何,大家現在都已經看得懂 Airbnb、Uber、Amazon、滴滴、微信、阿里巴巴…….近幾年依賴網路快速成長的企業,幾乎都是乘著數位經濟的翅膀,以驚人的速度博扶搖而直上,成為新時代的巨型企業。

數位經濟時代,許多新科技、新名詞、新觀念,幾乎每天都以光速的速度在成長。粉絲經濟、共享經濟、平台經濟、金融科技….一堆眼花撩亂的名詞,有時令人興奮、有時令人迷迷惘。然而,所有人談的數位經濟似乎都不一樣,瞎子摸象,莫衷一是。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同時也面臨了各種有別於以往的衝突和爭議,包括產業轉型、稅、法規、人才培育、資訊安全…等等問題與挑戰。

閱讀更多

JPMorgan 摩根大通有關「平台經濟」的研究

大家現在都已經看得懂,Airbnb、Uber、Amazon、滴滴、微信、阿里巴巴…….幾乎所有近幾年依賴網路快速成長的企業,其實玩的都是「平台經濟」(Online Platform Economy)。

平台的力量如此強大,但其實沒有幾家玩得起。如果你至今仍無法理解「平台經濟」運作的法則,那代表你落伍了,肯定沒辦法在這一波產業競爭中繼續生存,就等著被時代淘汰吧 !

這是一篇摩根大通研究院 (JPMorgan Chase & Co Institute) 發表的研究文章,整理了近期有關線上平台經濟的一些研究發現。例如,平台經濟從 2014 年達到高峰一直到 2016 年的成長開始趨緩;平台經濟的參與度在 2015年和 2016 年上半年持續增長,但增長度已經放緩。 2016 年 6月,0.9% 的成年人積極從線上平台經濟中獲得收入,包括 0.5% 來自勞動力平台,0.4% 來自資本平台。累計佔 4.3% 的成年人平台經濟在這一時期的收入 – 從勞動力平台的1.5%和資本平台的2.8%…..

閱讀更多

數位經濟浪潮中的領頭羊 – Sharing Economy 分享經濟

從 Airbnb、Uber、滴滴、摩拜….等公司的發展看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數位經濟 (Digital Economy) ,尤以分享經濟 (或稱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 更是其中引領風騷的領頭羊。其中所面臨的各項衝突和爭議,包括產業轉型、稅、立法、人才培育、新創事業…等等,都產生了許多有別於以往的挑戰。

分享經濟雖由歐美市場發端,但中國大陸的分享經濟發展勢道迅猛,完全有後來居上之勢。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研究部2月發佈的《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就顯示,2016 年中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 34,520 億元,比上年增長 103%;參與者總人數達到 6 億人,比上年增加 1 億人左右。報告中也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分享經濟將保持年均 40% 左右的高速增長。對中國大陸分享經濟市場發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讀讀這幾篇報告 :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