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及 Maker 教育的創新學習模式

廖肇弘

2017.4.3


前  言

近來,我們推動的「未來之星扎根計畫」引起電視台及知名雜誌的大量報導。主要的原因是,2018年起,臺灣中小學將全面導入全新教學課綱,新增「科技領域」學科,資訊科技和運算思維正式列入初中及高中必修課程。要在短時間內讓全臺灣所有學校都具備合格的師資,實在有一定難度,因此亟需一種創新的培訓模式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我們臨危受命,必須在三個月內培訓至少1千名老師和1萬名學生。時間緊迫,傳統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因此我决定採用直播共學及虛實混合的創新學習模式,融入程式設計、機器人、無人機、AR/VR等教學內容,並舉辦首創的「教育麥克瘋 FuturED Makerthon」競賽,成功激發了師生共學能量,學習效果顯著,至今仍讓許多師生津津樂道、印象深刻,引起各界極大好評,甚至被推薦參加芬蘭舉辦的「全球教育創新100」案例。今天,就藉此專欄一隅,與諸位分享我當時推動計畫的心得吧 !

16195393_10208317382676987_912672199518717040_n

STEAM+Maker 教育發展迅猛

故事得先從 STEAM 及 Maker 教育的全球熱潮開始說起。

STEAM 幾個字母的意義分別是科學 (Science)、技術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藝術 (Art) 和數學 (Mathematics)。最早起源于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 (National Science Board) 發表的《本科的科學、數學和工程教育》,文中提及,因應未來時代的快速變化,必須儘快培養優質的科技人才始能有效提升國家競爭力。美國聯邦教育部統計,未來十年需求最多的工作機會都和 STEAM 學科知識相關。奧巴馬總統任內更提出「教育創新」十年計畫,編列四億美元經費,將培養十萬名 STEAM 老師,加速 STEAM及 Maker 教育的推展。之後,STEAM 教育就在全球如野火燎原般地發展迅猛,各國政府開始高度重視幷强化 K12 中小學教育的各種科技創新應用課程,因此也引發了全球創客教育 (Maker) 和運算思維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課程的快速發展。

其實說穿了,這不就是咱們「科教興國」的概念嗎?然而,華人社會自古以來受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以及科舉制度的影響,始終都只重視升學考試的成績排名,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太重視孩子動手實作的表現,臺灣當然也不例外。但歐美教育則是鼓勵孩子們動手實作,容許失敗和犯錯,透過團隊協同交流學習,驗證所學如何在真實世界中運作。某種程度可以說,美國矽谷的「車庫創業」就是因此興盛,幷開創美國當今的强大盛世和科技産業榮景。

因此,如何運用創新的學習方法,向下扎根,培養足够的合格師資,加速推展 STEAM 及 Maker 教育,就成爲當前教育革新的當務之急。

扎根在地,接軌全球

我們所推動的「未來之星扎根計畫」就是一項培育全臺灣中小學師生學習 STEAM 教育與運算思維 (Computational Thinking) 的大規模研習活動。擺脫以往教室培訓的傳統模式,結合業界先進技術、接軌全球學習資源,將 K12中小學 STEAM 及 Maker 教育帶入了另一種新的境界。

剛開始,我們主要是受到「一小時學程式設計 (Hour of Code)」的啓發,這項全球性的學習活動由美國的非營利組織 Code.org 推動,共有來自180多個國家的學生,年齡分布從 4 歲到 104 歲,超過 40 種語言,在世界各地舉辦超過20萬場一小時編程設計課程活動,全球參與人數超過2億9千萬人,臺灣在全球排名第9,在亞洲名列第一。

除了結合全球「Hour of Code 一小時學會編程」的學習活動外,我們更將其改良爲更適合臺灣在地特色的學習模式來推動。基本上,我們的作法包括 :

  • 結合微課視頻及教室學習活動 : 首先錄製教學短視頻,同時設計一款「不插電學編程」的學習單,運用每天早自習的寶貴一小時黃金時段,同時于數百所小學中推展。學校老師只要按照視頻的引導,讓孩子們透過學習單演練,即可完成運算思維 (Computational Thinking) 的學習體驗。
  • 教育名人直播訪談 : 每周于 Facebook 開設直播節目,邀請教育界名人訪談,主要是運用每周四晚餐後的時段,以輕鬆的方式吸引關心教育的教長親子互動共學。
  • 直播互動師資培訓 : 每周三下午的教師研習時段,同時間將十余所小學互相連綫,以綫上直播的方式,舉辦多所學校連綫的教師互動式研習課程。
  • 重點學校舉辦體驗營隊 : 透過與縣市政府結合,選定幾所重點學校,運用半天的時間,直接將AR/VR設備及各式Maker教具架設在校內,舉辦校內競賽及學生的大規模體驗活動。
  • 學習車主動出擊 : 對于偏鄉和部落小學,我們也與縣市政府合作,將AR/VR設備及各種科技教具安裝在中巴上,直接開進每一個部落和小學,由志願者和老師們引導孩子們體驗最新科技和學習簡易編程技巧,讓偏鄉孩子們也有機會學習。
  • 三個月後,舉辦全球首創的「FuturED教育麥克瘋」兩整天教育駭客松 (Hackthon) 競賽活動。由全台師生共同組隊,以「改變」最爲主題,每個團隊須于指定時間內透過 AR/VR、編程軟件、機器人、無人機、自走車….等等創新教學模式,完成一份創新教案,包含教學設計、教材、演示範例…等,最後選出得獎者,頒發獎狀及獎學金。

16265876_10208317385397055_5386133429504501085_n16142489_10208317386757089_9067647309558289909_n

結  語

三個月,我們所推動的「未來之星扎根計畫」終于不負所托,使命必達,成功培訓超過1千名中小學教師及1萬名學生。課程主軸包括 AR/VR、Maker創客+機器人、Coding運算思維等三大主題,不僅透過綫上綫下直播共學模式,也結合國內外科技教育業者的解决方案與教學現場結合,促使師、生、家長共同融入教學情境,透過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共同組隊競賽PK,成功地點燃了全臺灣 STEAM 及 Maker 教育的一把熱情學習之火。

媒體的報導對我們的確是很大的肯定。我相信,培訓人數不是重點,但本次所有參與計畫的師生都會永遠記得這段精彩的學習之旅,而這股被激發出來的內在外在學習動力,以及追求夢想和成功的渴望,將是他們一生無可取代的寶藏。我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和更多朋友分享我們的經驗,一起開創兩岸 STEAM 及 Maker 教育更光明的未來 !


全文刊載於 [中國遠程教育雜誌] 2017.04 月號

螢幕快照 2019-06-04 上午7.06.12.png

■ 你想在花東或馬爾地夫的美麗海岸旁,對世界各地直播授課,賺取美金與人民幣嗎?
■ 你知道哪些世界 500 強企業,已運用學習科技 EdTech 大幅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嗎?
■ 你知道在 Nasdaq 美股,港股,陸股….有多少家學習科技 EdTech 股票上市公司嗎?
學習科技 EdTech 已在世界各國掀起一股熱潮,不論是企業培訓、高等教育、K12 基礎教育、或是知識付費,都已有許多成功的創新應用案例。
廖老師將 20 年來歷經兩岸學習科技 EdTech 產官學研界的資歷與精華,匯聚於此,傳授獨門祕技,要讓《學習科技》成為你的《知識變現》魔法棒!

歡迎和我們一起深入探索《學習科技》美麗新世界,加入《知識變現》高手行列
想獲得更多專屬內容 ? 歡迎加入 VIP 情報員 !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在〈STEAM 及 Maker 教育的創新學習模式〉中有 1 則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