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Metaverse》到底夯到什麼程度?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 2016 曾被稱為 “VR 元年“ , 2017 年被稱為 “AI 人工智慧元年”,2021 年或許又可以被稱為 “元宇宙元年“,這樣你應該就可以感受到《元宇宙》的威力了…
近期科技市場和投資市場最熱門的發燒話題,大概非《元宇宙 Metaverse》 莫屬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元宇宙 Metaverse》為何引起各界如此高的關注?為何大廠紛紛投入?《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其中又有什麼投資商機?
內容目錄
什麼是元宇宙?
《元宇宙》雖然近來很火紅,但說直白點,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概念,很早以前就存在的 Second Life (第二人生) 或是 Minecraft (創世神或暱稱麥塊)大概都是很類似的原型。
《元宇宙》的原文是英文複合字 “Metaverse”,也就是 “Meta” + “Universe” 的意思。雖然現在中文的通用說法是 “元宇宙“,但我個人認為相對於 ”神界“、”人界“ 、”魔界“, “元界” 代表另一個世界,或許是更傳神的中文譯名。
不論如何稱呼,一般都認為《元宇宙》是源自於美國科幻作家 Neal Stephenson 在 1992 年發表的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描述的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是什麼並不重要,簡單來說,元宇宙就是由數位世界和真實世界交互構成的一個 “異次元”世界“ 或 “平行宇宙”,相互交錯,沈浸體驗。
元宇宙就是一個與真實世界互相連結、多人共享的虛擬世界,真真假假真真,是不是像極了人生?
臉書改名 Meta 全面進入元宇宙的新世界
如何實現元宇宙
即使如此多人想要實現《元宇宙》的夢想,但事實上,《元宇宙》目前仍是瞎子摸象,各自表述,各吹一把號的模糊概念。
基本上,要實現 ”元宇宙“ 必須由多種不同技術混搭整合來創建,例如 VR 虛擬實境、社交媒體、3D 動畫引擎、體感偵測….等等。其中幾家公司對於實現《元宇宙》特別熱血沸騰,甚至影響公司名稱及定位,例如:
- Facebook 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表示,FB將在未來五年左右,承諾投資 5,000 萬美元,在歐洲徵萬人部隊轉型成元宇宙公司,甚至正規劃將公司名稱改名以符合未來定位。
- Microsoft 微軟也多次提到了以 Hololens 技術融合數位和實體世界的解決方案。
- Roblox 是專門提供開放式兒童連線遊戲平台,於 3 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次亮相,更是在上市公開說明書中將自己描述為一家 “元宇宙” 公司。
根據 Jon Radoff 的定義, ”元宇宙“ 的架構可分為下列七個層次:
- 體驗 (Experience) : 就是我們實際參與與體驗的內容:包括遊戲、社交體驗、現場音樂等。例如:Fortnite、Facebook、Nintendo、Roblox…等。
- 發現 (Discover):發現層是關於將人們引入新體驗的機制。這是一個龐大的生態平台系統,是人們了解體驗存在的方式。例如:Facebook、Steam、Google Play、Epic Games..等。
- 創作者經濟 (Creator Economy):是幫助創作者為 Metaverse 製作事物並從中獲利的一切設計工具、動畫系統、圖形工具、貨幣化技術等。例如:Unity、Autodesk、Adobe、Robolox、Microsoft…等。
- 空間運算 (Spatial Computing):是指將所有實體世界的物件轉換成3D的運算機制,並允許我們與他們進行互動,包括 3D 引擎、手勢識別、空間映射和AI。例如:Unity、Unreal Engine、Open AI…等。
- 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是將生態系統的更多部分轉移到無需許可、分佈式和更加民主化的結構的一切。例如:OpenXR、IBM、Ethreum…等。
- 人機界面 (Human Interface): 是指幫助人們訪問虛擬世界的硬體與週邊,從移動設備到 VR 耳機,再到高級觸覺和智能眼鏡等未來技術。例如:Apple、宏達電的 Vive、FB 的 Oculus、Microsoft 的 Hololens…等。
- 基礎設施 (Infrustructure): 是半導體晶片、材料科學、雲端運算和電信網絡等。例如:Nvidia、TSMC、AMD、Qualcom、Amazon、Microsoft、IBM…等。

元宇宙概念股
既然元宇宙的範圍如此廣泛,那麼應該是有很大的市場商機,而且有很多值得關注的投資標的?
的確,根據彭博資訊預估,2024 年全球元宇宙的產值可能達到 8,000 億美元,2020 年約為 5,000 億美元,推估 5 年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13.1%。Cathie Wood 的 ARK Research 估計,到 2025 年,虛擬世界的收入可能接近 4000 億美元。

- 開發對 Metaverse 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的公司,例如 Cloudflare 和 Nvidia。
- 負責創建虛擬世界的遊戲引擎,包括 Unity 和 Roblox 等。
- 元宇宙的內容、商業和社交領域的先驅公司,例如騰訊、Sea 和 Snap等。
- METV ETF 的總持股有 41 檔個股,其中前 25 大持股清單及持股比例如下:

結語
這檔專注《元宇宙》的 METV ETF 才剛於 2021/6/30 上市,整體投資績效仍有待評估驗證。雖然我並沒有投資 META ETF,不過說實話,這前十幾檔持股原本早就在我個人的持股清單中,所以這樣也可以算是早就投資《元宇宙》的先知了?
事實上,當年我投資這幾家公司根本就不是為了《元宇宙》這個概念,而未來即使《元宇宙》沒有像市場吹捧得那樣火紅,只要基本面不變,我也還是會繼續持有這幾家公司。
所以不論是《元宇宙》還是《多元宇宙》,只要人們還是需要戴上笨重怪異的 VR 眼鏡才能進入《元宇宙》,那大概就只是消遣娛樂,暫時還無法成為人類生活日常。
不過反正市場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一堆 Buzzwords,讓市場有些新話題熱鬧一下也不是什麼壞事就是了。
[本文亦刊登於 CIO 雜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