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我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創新學習力》近日發出的文章,主要是仔細回顧了榮獲 ATD 全球人才發展創新大獎的心路歷程。我沒想到,會引起了這麼多大陸朋友的轉載和分享。
今天,也特別翻成繁體中文,和台灣的朋友們交流一下吧。
人才發展
全球最大才發展協會 ATD 2018 大會講義下載
2018 年 5 月初,我飛往美國聖地牙哥參加全球最大人才發展協會 ATD (Associate for Talent Development) 2018 年大會,這次與會者一萬多人,破紀錄。但我不是去上課的,主要是身負重要任務。除了要代表領取對台灣企業意義重大的“ Innovation in Talent Development Award 2018 人才發展創新大獎“之外,還要和很重要的人會面,談很重要的事 —- 更重要的是還要去朝聖:聽歐巴馬總統的 Keynote Speech。
美國方面發出的新聞稿很快就上了 :
台灣資策會榮獲人才發展創新獎
台灣資策會榮獲全球人才發展ATD 2018 創新大獎
台灣資策會榮獲全球人才發展奧斯卡獎
台资策会培养人才迅捷获颁全球大奖
本次大會的所有議程都列示如下,有些場次還附上 PDF 講義電子檔,對 ATD 大會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教育界的諾貝爾獎 : WISE 世界教育創新峰會
我們常常在報章雜誌看到許多國外創新教育成功案例的報導,但我們對教育領域的國際組織的認識與接軌,其實並不多。例如,由卡達發起的「WISE 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簡稱 WISE)」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卡達 ( Qatar 大陸翻譯 : 卡塔爾),對許多台灣人來說,是個遙遠、神秘、又陌生的國度。雖然國土面積僅 1.1 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 250 多萬,還不及一個台北市,但卻坐擁全球高達 3,350 億美元(約11兆台幣)的資產。卡達的主權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名列全球第 14 大,是全世界人均最富裕的國家 —- 這,就是今天我要為各位介紹的「WISE 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簡稱 WISE)」的成立背景。
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是在卡達基金會主席謝赫·莫扎·賓特·納賽爾王妃的倡議下,於 2009 年正式成立的。旨在鼓勵全球教育創新的合作,尋求各種創新教育解決方案,致力於將先進的教育實踐項目推廣到全世界。自2009年以來,WISE 已經發展成為約 200 個國家的全球教育社群,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麥肯錫報告:2030年近1億中國人或面臨職業轉換
近日,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布的報告中稱,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全球大概有3.75億人口將面臨重新就業,其中中國占1億。
麥肯錫報告中分了11個行業大類,看不同國家未來在這些行業的崗位需求變化。 其中涉及到創意工作、技術類工程師、管理類以及社會互動類的崗位需求增長明顯,因為機器還無法在這些領域取代人類。 另一方面,那些在可預測環境中進行物理活動的部分崗位需求將下降明顯。
報告指出,按基本的市場供需關係,那些需求下降的崗位工資也將面臨工資下降的窘境。 與此同時,崗位學歷要求將進一步提升,要求較低學歷的崗位數將減少,大學乃至更高學歷要求的崗位將增多。
注:在創意人員(藝術家、設計師、娛樂業從業者、媒體工作者)大類中, 中國崗位需求將增長85% 。 (下列圖片均來自麥肯錫,以下11張圖中的柱形圖從左至右代表的國家分別為中國、德國、印度、日本、墨西哥以及美國。)
AI 決定人類面試結果 ? 人工智慧面試系統 HireVue
進入職場那麼多年,我看過的履歷表至少好幾千份,面試不下數千次,但我始終覺得整個面試過程仍然跟遠古時代的作法沒什麼兩樣 — 反正就是憑 “感覺”,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感覺” 兩個字其實混合了很多因素,除了履歷表和各種書面資料外,還包括第一印象、對談反應、表情和肢體語言、神情態度、眼神、臨場反應…..等等。 過去很難使用科學化的儀器來測量這些訊息,為了短短的面試似乎也沒必要花費那麼高的成本……
但如果 AI 人工智慧可以呢?
HireVue 就是一家提供線上視訊面試平台服務的公司,近日發表了加上 AI 人工智慧功能的視訊面試系統,可以將上述的許多臉部情緒訊號即時解讀出來,提供企業的面試官參考。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等國際投資銀行,皆已開始使用。
例如高盛在首輪招聘中,會採用 HireVue 篩選應徵者。系統設有五條問題,每條設30秒準備時間,應徵者隨後有3分鐘時間對着機器作答。去年,高盛畢業生及實習生計劃收到13萬份申請,但成功獲聘的比例只有4%,機器人考官可為公司節省人手資源,大大縮短招聘時間….
我們團隊已將之前研發的 EDU AI 人工智慧教育應用系統,將其轉化並導入到企業面試的人格特質與性向判斷,與 HireVue 的概念非常類似,近日內我們就會正式對外發表,應該可以算是台灣第一個提出此類企業應用 AI 人工智慧系統的單位吧,敬請拭目以待 !
資策會集結 STEAM 產學業 跨國組 FururED Alliance 未來教育聯盟

STEAM教育風靡世界,程式運算思維漸趨白熱,今(2017)年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於9月10日至12日舉辦「TalenTech 2017人才發展科技大會」。在人才為最重要資產的世代,活動以國際論壇、展覽與工作坊三個軸線,探討創新的人才培育模式,期帶動教育科技產業的發展。
延續今年初資策會教研所舉辦全國首屆FuturED教育麥克瘋-STEAM創新教案比賽,將教育現場與產業解決方案結合的成功模式,這次展會中的FuturED Workshop智慧學習工作坊,也邀集智慧學習產業進行秀課動手做,如掌宇以樂高與Arduino結合,讓大家的機械小手臂動起來;錦田雲端則用互動數位教材與遊戲,帶大家玩一場密室逃脫;慧手科技的智慧小風扇;Hello Maker的微型光劍製作;三緯國際的3D列印;慶奇科技的閃電魔術秀等場場精彩與豐富的內容,可見國內智慧教育產業漸趨成熟之生態圈。
FuturED Workshop智慧學習工作坊公佈後,即迅速吸引百餘間學校、教育機構及國際學校師生或親子報名參加,其中香港天虹小學、香港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馬來西亞安順三民獨中、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等校,則是以零時差的跨國遠距直播和臺灣現場共學。

ATD 2017 大會參訪心得 (一)
廖肇弘
2017.06.07
前 言
今年 (2017) 五月底我飛往美國亞特蘭大參加 ATD 2017 大會,這次的主要任務是代表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領取 ATD 2016 Excellence in Practice Awards 獎項。除了大會既定行程外,我也隨自強基金會拜訪了位于亞特蘭大的各大企業,包括可口可樂、CNN、UPS、AT&T、Home Depot 等知名企業,收穫頗豐。今天就藉此專欄一隅,與諸位分享此趟行程的心得。
ATD (Association for Talent Development,人才發展協會,簡稱 ATD) 成立于1943年,會員遍及全世界120多國,大陸也有分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企業培訓與人才發展組織。各位對于ATD應該都不陌生,每年舉辦的 ATD大會和展覽,可說是全世界 HR 人力資源及企業培訓工作者的年度盛大聚會。2017年 ATD 大會在5月21日至24日于美國亞特蘭大舉辦,特別邀請了 Mark and Scott Kelly 、Kelly McGonigal 及 Ronan Tynan 擔任主題演講嘉賓。本次大會共有 300 場以上的專題研討、超過400家廠商展覽,來自世界各國超過 10,000名以上與會者。ATD 2017 大會的十大主題包括 : 職涯發展、全球人力資源發展、人力資本、教學設計、領導力發展、學習科技、學習評估與分析、管理、培訓實施、學習科學;大會的四大議程則包括有 : 政府、銷售業務、醫療保健、高等教育。
數位經濟時代 CIO 必須具備的 7I 能力
廖肇弘
2017.04.20
前 言
數位經濟 (Digital Economy) 對未來產業的衝擊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Accenture 預估 2020 年全球數位經濟產值將達 24.6 兆美元,占 GDP 25%;在工作職場方面,很多專家預言許多現有工作將會被AI人工智慧取代,但有 63% 的工作者認為數位化將可有效提升工作能力,57% 的工作者甚至認為未來工作前景會更好。不過英國牛津大學和SAP公司的一份調查中也發現,面對數位經濟時代的各項衝擊與挑戰,只有16% 的企業領導人作好了充份的準備。
另一方面,Airbnb、Uber、滴滴、摩拜….等等數位經濟公司的快速崛起,也讓我們看見各種衝突和爭議,包括產業轉型、稅、法規、人才、商業模式…等等,都面臨許多有別於以往的挑戰。數位經濟的影響層面不僅限於 ICT 資通訊科技產業本身,事實上,綠能、農業、機械、交通、零售、物流、醫療、教育…等等,幾乎所有產業都將受到數位經濟全面且強烈的衝擊。所有研究報告的數據都在明確地告訴我們,這一波變革是無比迅猛的,跟不上數位經濟潮流的組織,唯一的結局,就是灰飛煙滅。
那麼,在如此瞬息萬變、撲朔迷離的數位經濟時代,CIO究竟應該扮演何種角色?必須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帶領組織在數位經濟浪潮中存活,甚至成為其中的贏家?
STEAM 及 Maker 教育的創新學習模式
廖肇弘
2017.4.3
前 言
近來,我們推動的「未來之星扎根計畫」引起電視台及知名雜誌的大量報導。主要的原因是,2018年起,臺灣中小學將全面導入全新教學課綱,新增「科技領域」學科,資訊科技和運算思維正式列入初中及高中必修課程。要在短時間內讓全臺灣所有學校都具備合格的師資,實在有一定難度,因此亟需一種創新的培訓模式才有可能達成目標。
我們臨危受命,必須在三個月內培訓至少1千名老師和1萬名學生。時間緊迫,傳統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因此我决定採用直播共學及虛實混合的創新學習模式,融入程式設計、機器人、無人機、AR/VR等教學內容,並舉辦首創的「教育麥克瘋 FuturED Makerthon」競賽,成功激發了師生共學能量,學習效果顯著,至今仍讓許多師生津津樂道、印象深刻,引起各界極大好評,甚至被推薦參加芬蘭舉辦的「全球教育創新100」案例。今天,就藉此專欄一隅,與諸位分享我當時推動計畫的心得吧 !
WEF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未來就業報告》
2016-01-20 达沃斯博客 世界经济论坛
-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其他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变革的结合,将会在未来五年内促成各国劳动力市场的转变;15个主要发达和新兴经济体,总计将净减少500万就业岗位
- 技能与工作流失将会影响到各个行业和地区,但关键领域的工作增长将会弥补就业机会的损失
- 绝大多数工商企业都认为,应对未来劳动力市场长期震荡的关键行动,不应是增加短期雇员或虚拟雇员的数量,而应是在技能培训上增加投资
- 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研究覆盖了15个经济体9大行业门类中的1300多万名雇员,在这一领域内尚属首次。这一研究旨在为商界人士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指引,以帮助劳动者掌握更多技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劳动力市场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