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人才發展 使企業掌握未來增長動能

近2~3年數位轉型蔚為風潮,引發人們探討AI、雲端、大數據等等許多科技項目。但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數位策略總監廖肇弘提醒,除科技外還有一個關鍵議題需要多思考,就是「人」。

現今不管各個產業的領頭羊,要發展區塊鏈、要找數據科學家,人才從哪裡來?培養既有員工是可以的,但也許緩不濟急,所以獵才成為人才佈局戰略的必要手段。

廖肇弘形容,數位轉型就像毛毛蟲蛻變為蝴蝶,是質變而非量變。一隻毛毛蟲不論如何精進最終只是一隻較強大的毛毛蟲,須從腦袋、身體、思維、行為都有結構性轉變,才有翻天覆地變化。所以企業要抓到「轉折點」、追求指數型成長,而非平庸的線性成長。

他認為數位轉型最淺層的第一步為數位轉「形」,買一堆機器設備或資訊系統,讓自己看起來轉型,但只能算是「偽數位轉型」;不過至少在數位行銷上仍有意義,還是得做。第二步是數位轉「刑」,是痛苦的開始,要穿著舊鞋改新鞋,不能丟掉舊包袱,還得思索創新,難度頗高。第三步才是數位轉「型」,從內到外通通煥然一新。第四階段是數位轉「行」是雙關語「ㄏㄤˊ」,企業不見得固守原來行業,可轉行或轉市、尋求更大突破。

大家切記,護國神山不是山,更不是內部上千萬上億機器設備,是裡面的優秀人才。今天Google、Microsoft、Facebook等拼命在全球獵才,廖肇弘建議台灣企業可以更「狂野」,趁著疫情也進行全球獵才,讓他們為台灣企業效力,並非不可能。

員工能力愈強、企業就愈強,機器設備愈強、企業不見得愈強。未來企業學習情境就是無人不學、無時不學、無處不學、無所不在,科技已非問題,問題是我要決定賦予員工什麼能力,進而實施不同科技賦能,讓每個人都有解決特定難題的能力、也懂得學習精進,如此企業就能掌握未來成長的動能。

廖肇弘表示,工研院產業學院數位轉型的起點,來自於數位時代大勢所趨、學習模式數位轉型、知識服務數位創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四大方向。以此方向推展了知識訂閱、線上課程、以及針對企業培訓的方案,學習內容涵蓋人工智慧、智慧製造、資通訊、節能等2030創新案例。在國際跨域系統整合相關課程更有荷蘭的機電整合系列學程、系統架構學程;德國工業4.0實案導入課程、NVIDIA深度學習應用課程等,是企業培訓數位轉型人才時的最佳進修選擇。(文/明雲青)


在 CIO Taiwan 官網閱讀全文 : 強化人才發展 使企業掌握未來增長動能 https://www.cio.com.tw/enhanced-talent-development-enables-enterprises-to-grasp-future-growth-momentum/

想獲得更多專屬內容 ? 歡迎加入VIP會員 !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探索更多來自 【AI美股投資實驗室】IDI.Capital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