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創新學習力」(1)

廖肇弘

2016.2.20
【中國遠程教育專欄文章】


前 言

我在 2010年時的幾場大會演講曾經說過:『未來文盲的定義,不是看不懂、不會寫、不會說;而是缺乏自我學習、主動學習、持續學習的能力。』我相信,這段話,同樣適用於企業。

不過對於企業來說,面臨更嚴峻的競爭挑戰,因為我們已經看過太多的例子,過去的輝煌不代表未來的成功,當代最強大的公司,稍一不慎,很可能就在時代轉型的浪潮中灰飛煙滅,化作歷史塵埃。

因此我認為 : 未來的企業,要保持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只有一項最重要的核心策略,那就是 — 創新;而學習創新以及創新學習的能力,就是未來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我將之稱為 :「創新學習力」。

由於「創新學習力」的體系和架構比較龐大,牽涉的層面比較廣泛,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又至關重要,因此我打算用幾期專欄的篇幅,好好地闡述一下相關的內容,和各位探討有關創新學習力的重要思維和核心精隨。

創新 & 學習

先談談創新和學習的關係。

創新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述。沒有一家企業不想創新,但問題是,為什麼有的企業可以成功創新?有的企業卻是窒礙難行?

當企業遇到創新,為何學?學什麼?向誰學?如何學?一連串面對問題的觀點、思維的出發點、決策的考量點,乃至於組織中的每一個人、每一項資源、每一個事件,都可能會影響創新的過程和結果,讓創新變得更深不可測 — 既然創新如此混沌模糊,樸朔迷離,企業又該如何自處?又何談學習?

事實上,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幾乎人類的所有創新,都是學習而來的。企業,亦是如此。

在遠古時期,人們還在懵懂無知階段,無法用科學知識解釋各種自然界的現象時,對於日月星辰、物換星移,潮起潮落,也只能以占卜或膜拜來表達心中的崇敬或信仰;但當牛頓運動定律、相對論、量子物理學…..歷代許多科學家陸續提出各種科學理論得以詮釋自然界的各種現象時,或許至今我們仍解不開宇宙蒼穹間的許多謎霧,但絕對可以運用相關的知識,讓人們更加理解與認識這個世界的運作法則和行為模式。

創新,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有些可以規範,有些難以捉模,企業如何才能掌握創新的力量?說句比較繞舌的話,那就是 : 必須以創新學習模式來學習創新 – 用傳統方法和舊思維,根本無法在新世界解決未知的問題。

創新學習模式

接著來談談創新。

熊彼特、杜拉克、克里斯汀生、顛覆式創新、開放式創新、長尾理論、互聯網+、Design Thinking、Triz….相信這些大師提出的各種創新理論模型,大家都已不陌生;APPLE、Google、3M、LEGO、INDEO….這些所謂的創新成功案例,大家更是可以朗朗上口。不過,我以一位在大學教授創新管理學程的教授身份告訴各位,這些在商學院裡頭所談的所有創新,都是歸納現有的成功案例與經驗法則而來的,你可以參考,但基本上很難複製,因為影響的變數太多,每個人的情境和條件都不同,天下絕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式和答案。

那麼何謂創新學習模式?其中有許多的方法、模式、原則、工具…等等,容我在後續的篇幅中仔細介紹,今天先舉個簡單的例子和各位聊聊 :

例如當你想學習一門外語時 (不論是為了工作、為了談戀愛、為了旅遊交朋友,就是不要是為了考試),會怎麼進行呢?到學校修課?報名補習班?拿著教科書或字典猛K?用成績單來證明自己的學習成果?當然,這些都是我們以往在學校時學習外語課程的惡夢 – 除了極少數的學霸,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這種學習過程是一種愉悅的享受。

但現在你可以怎麼做?想看外文小說或新聞報導?沒問題,只要直接上Google翻譯,可以立刻得到全文翻譯;覺得文字閱讀不過癮?你可以到 TED 上欣賞全世界的精彩演講,切換成世界各國字幕,馬上可以理解演講的精華;想練練口語會話?下載一個App,直接對著手機說話,可以馬上幫你翻譯成各國語言並且用語音讀出;到國外旅遊看不懂菜單?拿出手機對著照相,立刻辨識各國語言,決不怕點錯菜;覺得自學太無聊?你也可以上 Facebook 交個外國朋友,你們兩人的對話可以直接翻譯成你所理解的語言;還不過癮,約個時間視訊對話聊聊,還可將你們的對話過程全程直播與朋友分享….。

10年前,上述這些場景,可能只存在於科幻小說的想象,而現在,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很困難嗎?一點也不,只要一支能上網的智能手機就能搞定。很貴嗎?一切免費,但前提是你想學,而且能夠持續,最重要的是還能樂此不疲 – 後面這點很重要,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學習的。

當然,對於企業來說,所謂的創新學習模式,並不只是這些科技工具的使用技巧,其中還牽涉到思維、架構、流程、方法、組織、管理、文化….等等方方面面的問題。要運用創新學習模式將學習創新的過程發揮得淋灕盡致,還有諸多細節需要緊密配合才能奏效,但是第一步,是必須要有創新學習的自覺和意識。在後續篇幅中,我會再與各位仔細討論其中的細節。

結 語

十八世紀,人類掌握了蒸汽機的知識,揭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十九世紀,人類發掘了電力的奧秘,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二十世紀,電腦和互聯網,讓人類加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時代巨輪不斷向前飛躍,在未來更加變幻莫測的世界中,絕不能再以過時的學習模式與方法來因應與面對。如何學得快、學得好、學得全、學得深、學得有效?創新學習力,我想應該會是非常值得你學習的一堂必修課。今天只是開場白,我們下次繼續!

想獲得更多專屬內容 ? 歡迎加入 VIP 情報員 !
Become a patron at Patreon!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